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一根丝”到“一滴油”全产业链布局 东方盛虹业绩增长新曲线

来源: 投资者网  2022-05-30 16:54:28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投资者网》向劲静

    编辑  胡珊

    经过1200多个日夜攻坚克难,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

    5月16日,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盛虹”,000301.SZ)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下称“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核心主装置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投料开车成功。

    1.jpg这标志着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的投产对促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将对东方盛虹未来带来怎样的重要影响?

    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

    我国炼化行业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于九十年代,但是真正实现行业整体大发展却是以2015年2月为标志,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逐步放开符合条件的民营地炼企业申请原油进口权。

    以此为行业重要发展契机,“马太效应”逐步显现,多家处于“原油-PX-PTA-聚酯”产业链下游的民营企业开始向上游进军,筹划超过千万吨级别的炼化项目,例如恒力集团、盛虹集团、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等纷纷公示大炼化项目,民营大炼化时代由此开启,这些民营炼化巨头的规模、实力和整体水平由此得到极大提升,并得以与“两桶油”为代表的央企、地方国企同台竞争,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也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大背景之下,东方盛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的总投资约677亿元,建设规模为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芳烃、110万吨/年乙烯及其他下游产品;配套30万吨原油码头、4个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300万立方仓储及公用工程岛等。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传统炼化企业,盛虹炼化在规模和产品结构方面优势明显,其单线规模达1600万吨,具有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装置,可有效减少单位能耗,提高设备效率,展现出极强的成本竞争力;同时,炼化项目投产后,盛虹炼化产出的丙烷、醋酸乙烯、丙酮等基础原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斯尔邦生产高附加值光伏级EVA树脂、丙烯腈、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新能源材料;产品对二甲苯供给下游虹港石化,进行聚酯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副产的正丁烷可用于生产PBAT可降解塑料,助力盛虹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建设,循环互联的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显现。

    同时,东方盛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拥有国内最大直径塔器、单体最重固定床反应器、最大规模常减压蒸馏装置、裂解炉等多项“第一”。

    其中,16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国内单套规模最大;对二甲苯装置为国内首次引进两段式重浆化回收工艺,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系列对二甲苯装置;项目还拥有国内规模总量最大的3×31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化。此次投料开车装置主要为16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辅助开工装置为硫磺回收装置、火炬气脱硫装置、相关公辅及储运系统。

    2.jpg兴业证券研报表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顺利投料开车,标志着公司成功构建“原油-PX/乙烯-PTA/乙二醇-聚酯-化纤”全产业链,随其本身以及下游配套建设项目逐步建设投产,在有望带来产销规模与产品品类显著扩张的同时,亦有望助力公司抵御风险能力与综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跨入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炼化平台所带来的丰富且廉价的上游原料库,与下游长丝产品板块、石化产品板块有望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支撑公司未来战略布局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下游产品竞争能力,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

    斯尔邦助力业绩创历史新高

    目前,随着国内石化行业向高质量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市场需求侧对高端、高性能精细化工产品、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基于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新变局,东方盛虹在2021年全面开启新能源新材料的战略转型,并形成了核心原料平台+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一体化”业务格局。

    根据东方盛虹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517.22亿元,同比增长53.48%;归母净利润45.44亿元,同比增长492.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36亿元,同比增长695.85%。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盛虹2021年45.4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已超过过去13年(200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总和(约44.86亿元)。这样的“成绩单”,已是达到公司上市以来的历史巅峰。

    具体来看,2021年东方盛虹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实现303.69亿元,同比大增68.85%,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从53.37%提至58.71%。同时,化纤和其他行业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6.27亿元和17.26亿元,同比增加34.77%和50.13%。

    其中,斯尔邦功不可没。斯尔邦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高附加值烯烃衍生物的大型民营石化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丙烯腈、MMA等丙烯下游衍生物,EVA、EO等乙烯下游衍生物。并入东方盛虹前,斯尔邦由盛虹系实际控制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通过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实施控制。

    去年5月,东方盛虹宣布以144亿元的价格收购斯尔邦,这笔交易于2021年底完成,斯尔邦并入合并报表范围。交易对手方作出业绩承诺,斯尔邦2021年度至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不低于17.84亿元、15.09亿元、18.43亿元。2021年,斯尔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37.4亿元,超过业绩承诺19.56亿元,完成率高达209.66%,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同时,斯尔邦且占东方盛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高达82.3%,带动东方盛虹业绩大涨。

    三大项目引领公司长远发展

    立足当下、筹谋未来。“十四五”期间,东方盛虹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新材料布局,布局三大“百万吨级”项目,包括百万吨级EVA光伏新能源材料项目、百万吨级丙烯腈新材料、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在这三大项目基础上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转型布局。

    国信证券研报表示,2022 年东方盛虹将在全力打造百万吨级 EVA 光伏新能源材料、百万吨级丙烯腈新材料、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三大项目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转型布局。斯尔邦目前在建 70 万吨/年 PDH、26 万吨/年丙烯腈、2 套 9 万吨/年 MMA、21 万吨/年 SAR,以及 EO 扩能改造项目,技改完成后可新增 10 万吨/年产能;聚酯板块在建及拟建 245 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其中包括 25 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三个“百万吨级”项目必将引领公司长远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3.21 GW,同比增长近1.5倍。其中,地面电站新增4.34 GW,分布式光伏8.87 GW。

    目前, EVA 已经达到了十年来的价格高点,并依旧呈现上行趋势,截至 2022 年 5 月初, EVA 市场价格已到达 25000 元/吨。 由于国内新建 EVA 产能落地仍需时间,本轮需求主导的 EVA 行情将有利于 EVA光伏料龙头企业,斯尔邦作为光伏级 EVA 生产龙头之一,将优先收益于这一波高景气。光伏级 EVA 供不应求,如此高行情也将助力东方盛虹的业绩。

    安信证券研报称,东方盛虹炼化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公司从“一根丝”到“一滴油”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构建逐步完善。同时,随着各项目及平台的共同发展,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作用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勾勒出业绩增长的新曲线。(思维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两会聚焦|微摄2021年全国两会报告十七: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2021年03月08日01时54分
    • 交行打造全新融资“秒”放体验

      2022年07月14日16时33分
    • 收评:两市低开高走创指涨2.25%

      2022年06月10日15时33分
    • 以农业创新链延长产业链

      2025年07月21日15时16分
    • 收评:创指收涨1.59% 报3239.23点

      2021年06月18日15时49分
    • 央行:落实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

      2022年04月15日16时06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